新闻动态

擎信仰之炬 筑青春堡垒 护生命方舟——防灾与救援学院2024-2025年度共青团工作巡礼

时间:2025/05/19 09:28:56浏览:

2024-2025学年,共青团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防灾与救援学院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团总支")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守共青团工作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组织建设,规范日常管理,积极探索工作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总支立足专业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方法。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高质量完成了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展现了新时代共青团组织的担当与活力。

一、政治引领:点亮信仰灯塔,照亮青春之路

(一)筑牢思想根基,构建理论学习矩阵

在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的实践中,防灾与救援学院团总支以“青马工程”培训班为核心载体,系统推进团课团纪与“三会两制一课”学习,构建起沉浸式、立体化的理论学习矩阵。“青马工程”培训班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使命担当,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实践调研等多元形式,培养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课程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等内容,邀请校内优秀教师、榜样青年进行授课,每周平均培训学员35余人,切实提升青年骨干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

image.png

团总支扎实推进团课团纪学习教育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团员青年理论素养。在理论学习方面,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团课、组织线上知识竞赛等形式,系统开展团章团史专题学习,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以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为契机,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流程,注重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在实践教学环节,各团小组创新学习形式,精心组织实践研学活动。先后赴长沙党史馆、湖南自修大学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在长沙党史馆,团员青年通过观摩珍贵革命文物、研读详实历史文献,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地区的辉煌奋斗历程;在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大家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刻苦求学精神。这种将课堂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青年学子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image.png

(二)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时代新人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过程中,学院团总支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青年成长规律和思想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青年价值引领的有效路径。紧扣“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核心目标,团总支主动创新实践载体,以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凝聚青年力量,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培根铸魂,着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此背景下,团总支创新推出“三个一”活动:每月一次主题团日、每季度一次主题征文、每年一次主题演讲比赛。结合“五四”“清明”“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剪纸铭记英烈,非遗弘扬于校园”“防灾救援人-红色传承者”等系列活动,累计覆盖团员青年超1000人次。通过价值引领,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显著增强,2024-2025年度,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达85%,涌现出“防灾青年志愿队”“安全宣讲团”等多个优秀集体。

image.png

二、制度建设:夯实组织基石,提升管理效能

(一)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组织运行

团总支创新构建"1+3+N"制度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该体系以"1"套《团总支工作规范》为总纲,系统规范组织建设、团员管理、活动开展等全流程工作标准;聚焦"3"项核心制度,建立团支部考核评价、团干部培养选拔、团员发展教育等规范化机制;结合专业特色延伸"N"项专项制度,涵盖应急志愿服务管理、防灾科普活动规范等特色工作领域。通过制度体系的细化完善,实现岗位职责清单化、工作流程标准化、考核评价数据化。

在基层团支部建设方面,创新开展"星级团支部"创建活动,围绕思想引领成效、组织生活质量、志愿服务水平等6个关键维度实施动态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月度检查、季度通报、年度评比"的闭环管理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团支部予以表彰激励,对相对后进的支部实施精准帮扶。2024年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全院团支部建设达标率由75%提升至93%,其中6个团支部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基层组织活力得到显著提升。

image.png

(二)强化队伍建设,激发组织活力

团总支创新构建团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团学骨干队伍。在选拔任用环节,实行"公开竞聘+民主评议"双轨机制,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确保团干部队伍质量;在培育提升方面,系统开展"团干部能力提升训练营",设置公文写作、项目策划、团队管理等8大课程模块,年均完成200余人次专业化培训;在考核管理上,创新实施"团干部履职档案"制度,将工作实绩与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等直接挂钩,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在实践锻炼方面,搭建"轮岗交流+项目负责"成长平台,组织团干部牵头开展应急演练、防灾科普等特色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本领。

通过系统化培养,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2024-2025学年,学院团干部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安全生产事故处置技术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赛事中斩获铜奖3项;在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啦啦操锦标赛、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等比赛中荣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头雁引领、群雁奋进"的团队效应,为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image.png

三、实践体验:搭建成长舞台,助力全面发展

(一)专业实践:锤炼救援技能,服务社会需求

团总支创新打造"专业+服务"实践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社区安全建设。依托"敲门入户送平安"专项行动,组织青年学子深入龙塘安置小区、湘润社区等基层社区,开展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志愿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团员青年们充分运用安全工程、消防技术、应急救援等专业知识,重点针对居民住宅开展"三个一"安全服务:一是实施一套标准化隐患排查流程,对用电线路、燃气设备、消防设施等进行专业检测;二是建立一份安全隐患台账,详细记录灭火器效期、消防通道畅通度等关键指标;三是发放一套安全宣传资料,包括《居民安全告知书》及燃气使用、冬季防火等专题手册。志愿者们还针对电路老化、取暖设备使用、楼道杂物堆放等常见隐患,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2024年度,该专项服务累计覆盖12个社区、服务居民1000余户,发现并协助整改安全隐患1200余处。通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区所需,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为基层安全治理贡献了青春力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赢成效。

image.png

(二)社会实践:践行青春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团总支深入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我们创新打造"三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一是聚焦特殊群体关爱,开展"无障碍同行"盲道清理专项行动,组织志愿者系统排查并清理占道障碍物30余处,为视障人士营造安全出行环境;创新推出"志愿盲盒"活动,通过随机抽取助老扶弱、社区治理等任务模块,累计完成志愿服务200余小时。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结合非遗剪纸艺术开展"红色剪影"主题活动,创作革命英烈题材剪纸作品50余幅,让红色教育焕发时代光彩。

三是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寒暑假期间组织"返家乡"实践调研队,形成乡村振兴调研报告12份;元旦期间开展"情暖夕阳"敬老活动,为养老服务站送去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一年来,我们累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余场,参与学生3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砥砺品格的教育目标。新时代新征程,防灾青年将继续以实干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image.png

四、协同联动:凝聚多方力量,共建和谐校园

(一)组织联动:共筑校园治理生态圈

团总支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与学生会、宿管委建立深度联动工作格局,共同推进校园治理体系建设。

在学风建设方面,形成"双轮驱动"工作模式:团总支联合学生会打造"书香校园"系列品牌活动,包括"花样女神节"素质拓展、"悦读人生"读书分享会等特色项目;宿管委同步开展"雅舍育人"工程,通过寝室文化节、学霸宿舍评选等活动,构建"宿舍-教室"联动育人空间。

在大型活动组织方面,建立"1+1+1"协同机制:团总支负责思想引领和整体统筹,学生会主抓活动策划与组织实施,宿管委承担场地保障和秩序维护,三方协同完成迎新晚会、健身操大赛、合唱比赛等10余场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累计参与师生5000余人次。

在校园治理方面,组建联合巡查工作队,建立"日巡查、周反馈、月整改"工作机制,全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0次,文明行为劝导15次,推动形成"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监督常态化"的校园治理新格局。通过多方协同、资源整合,有效提升了校园管理服务效能,为师生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image.png

(二)校地联动:拓展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团总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三维联动"实践育人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与社区共建"平安家园"项目,组织专业师生团队开展"救在身边"系列培训,通过"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操考核"的方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火灾逃生等应急技能,累计培训社区居民800余人次,显著提升基层应急处突能力。

在健康服务领域,联合三甲医院专家团队打造"健康直通车"义诊平台,提供血压监测、慢性病咨询等10余项医疗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00余份,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对接社区需求。

在安全教育方面,与辖区幼儿园建立"安全小卫士"长效合作机制,开发"动画教学+游戏互动+情景演练"的特色课程体系,累计开展防拐骗、防溺水等主题安全课20场次。创新开展"红色剪纸润童心"美育工程,指导幼儿创作革命英雄主题剪纸作品,让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可感。

通过系列校地合作项目,既拓展了实践育人载体,又促进了资源优势转化,形成"高校赋能社区、实践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image.png

五、未来展望:砥砺奋进前行,续写青春华章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团总支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使命担当,全面推进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重点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一是实施"智慧团建"升级工程。深化"志愿汇"平台应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集团员管理、活动组织、成效评估于一体的数字化工作体系,推动团务工作智能化转型。

二是打造"救援精神"育人工程。开发"应急救援+思政教育"特色课程群,设计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实践教学模块,构建具有防灾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是推进"协同发展"共建工程。与兄弟院校、社区街道共建青年发展联盟,通过学术交流、技能竞赛、实践锻炼等形式,拓展青年成长平台。

四是开展"平安守护"志愿工程。培育"救在身边""安全宣教"等品牌项目,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为应急管理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image.png

青春孕育希望,责任铸就未来。防灾与救援学院团总支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在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谱写壮丽篇章,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