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春日行:一场特别的"研学"之旅
时间:2025/04/14 00:00:00浏览: 次
四月的湘西北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山间升腾的雾气如同薄纱,将盘山公路缠绕得若隐若现。我校团委师生一行七人,驱车近400公里,翻山越岭,来到了石门县太平镇二房坪社区的陈建教家庭农场。此行要探访的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年度法治人物连续履职四十年的省人大代表——陈建教。
一下车,这位衣着朴素、脚穿草鞋的老者正挑着蜂蜜走来。退休后,他扎根常德石门山区,带领村民发展养蜂产业。"以前大家叫我'草帽代表',现在我想让乡亲们的生活比蜜甜。"陈建教笑着说。从人大代表到"养蜂带头人",他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本色。"待到百花成蜜后,为民辛苦为民甜"——这句诗正是他三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好注解。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昔日贫困的山村正酿就着甜蜜的新生活。
在石门县太平镇希望学校,陈建教一进门就被孩子围住了。 1994年,陈建教牵线搭桥,争取到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30万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了这所希望学校。"当时这里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孩子们挤在破旧的屋子里上课。"陈建教回忆道。如今,三千多名学子从这里走向广阔天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马金玲就是其中之一。这位从平安希望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如今已回到母校任教。"我想回来看看曾经帮助过我的地方,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她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而来自子良镇的刘锴更是令人感动,当年家境困难的她,在陈建教的帮助下进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学习,如今已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特意赶回来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
同学们在陈建教代表家中,开启了一段心灵之旅。在简朴的客厅里,墙上挂满了牌匾、锦旗和荣誉证书,记录着陈建教四十年人大代表的坚守与付出。陈建教从书架上取出一摞泛黄的笔记本,翻开展示给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我走访记录的民情笔记,四十年从未间断。”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听陈老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他说起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卧底黑砖窑,解救被困农民工的经历时,声音低沉却坚定;谈起打击车匪路霸,维护一方平安时,眼神中透着果敢与坚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陈建教谦虚地说,可师生们却从他眼角的皱纹里读懂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位学生捧起一本笔记,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百姓的呼声与期盼,轻轻抚摸着扉页上"人民代表"四个字,眼眶湿润了。墙上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证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地诉说着这位老人不平凡的人生。"陈老,是什么让您坚持了四十年?"一位学生动情地问道。陈建教笑了笑,指着窗外绵延的大山说:"看到这些山,看到山里的孩子们,我就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里。"
夕阳西下,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山路依旧蜿蜒,但他们的心中多了一份坚定。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研学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教育的火种正在悄然传递,照亮更多山里孩子的未来。